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近日,山東首個生物質氣化燃氣清潔供熱示范項目——濟寧市泗水縣高峪鎮生物質清潔供熱項目成功投運。
據了解,該項目已被列入《泗水縣2021年生物質能源推廣應用重點工程實施方案》,由中環國投環保集團有限公司投建,總投資800萬元,建成后可為落地鎮駐地新農村社區進行集中供熱,為周邊工業企業提供穩定的蒸汽能源。項目所采用的超低排放供熱工藝,在全省還是首例。
眾所周知,山東既是能耗大省也是產糧大省,擁有豐富的耕地資源。這意味著,在每年的農業活動中都會有大量秸稈等廢棄物產生,借此優勢發展生物質能再合適不過。
早在2018年,《山東省加快農林牧生物質能源推廣應用實施方案》就指出,山東在用能上存在結構不平衡的問題,長久以來都以煤炭消費為主,而對于儲量龐大的生物質資源,利用率僅有30%左右。因此,要想優化能源結構、促進節能減排,就地消納生物質能的意義重大。
由此,在山東新舊能源轉換布局中,生物質能正式入步快車道,陽信、泗水、鄆城、鄒城、安丘等地的試點工作先后展開,各生物質發電項目陸續建成投運。

截至今年9月底,山東生物質發電裝機已達400萬千瓦,同比增長23.7%,居全國首位。且新能源總發電量已達82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5.9%,超過去年全年的發電量。可以想見,在“十三五”萬元GDP能耗下降20.4%的基礎上,山東的能耗“雙控”又將拿到一個不錯的成績。
除并網發電外,山東也在積極開發多種生物質利用方式,供暖事關民生,是其中備受關注的一個。在《山東省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到2025年要實現生物質能供暖面積3500萬平方米左右的目標。同時,山東各地市也鼓勵現有生物質能企業進行鍋爐供熱改造、因地制宜推廣生物質供暖新模式,推動形成農林業-資源綜合利用-清潔供熱循環發展的良好格局。
近期,“百鄉千村”綠色能源發展行動中提到,要將生物質原料收儲運體系、生物質能消納鄉村能源站作為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創新秸稈、畜禽糞污等原料收集保障模式。新一輪“四減四增”行動方案也指出,將推動生物質能資源規模化和市場化開發,力爭到2023年,生物質能年利用量相當于替代500萬噸標準煤。
由此可知,生物質能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將會是山東新能源發展的重要環節。
文章來源:環保頭條
免責聲明
一、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圖片內容如果無法和版權者聯系,我們本著尊重的原則,在文章右部或者下部等處特別醒目地注明來源說明。
二、IBS生物質能源視界轉載上述內容,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真實性、準確性、合法性提供保證,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掃碼關注我們
IBS生物質能源視界
在看不好意思,那就點個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