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人口增長、城市化進程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都加速了廢棄物的產生;與此同時,我們也面臨著原材料短缺和能源需求不斷增長的問題。這些全球性的環境挑戰迫使在能源生產和廢棄物處理方面不得不采用新技術,將固廢轉變成為可靠的再生資源和低碳燃料。從雙碳戰略的頂層設計,到“十四五”規劃的生態文明建設不動搖,再到開展“無廢城市”建設等政策推出,支持固廢產業發展的國家政策在持續發酵,建筑垃圾、廚余垃圾等通過處理可有效降污減排、助力碳中和,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固廢處理行業發展已整體步入快車道,產業方向與格局日漸明晰。”

戴曉虎,現任城市污染控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有機固廢處理處置與資源化、水污染控制、節能減排等。
擔任第七屆教育部科技委土木環境學部副主任,第七、八屆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工程材料學部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家水專項總體專家組成員、污泥標志性成果責任專家,“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固廢資源化”重點專項專家組召集人、總體專家組副組長,“十四五”循環經濟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實施方案編制專家組副組長、國家863計劃資源環境技術領域污染控制技術主題專家組組長,國際水協會(IWA)高級會士(Fellow),國際ISO/TC275污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環境科學會第八屆理事會常務理事、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排水委員會委員,國家污泥處理處置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等。
帶領團隊圍繞“城鎮污水廠污泥及有機質廢棄物穩定化和高效資源回收”開展攻關研究,先后承擔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水專項、“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項目等十余項國家攻關課題,取得了多項關鍵技術的突破,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并實現了產業化應用。
發表學術論文400余篇,其中SCI論文260余篇,其中環境頂刊EST、WR論文42篇,8篇論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入選2020年 Water Research高產作者(全球排名第4)。
授權發明專利90余項,國際專利10余項。主持及參與編制國家標準指南10余項,出版專著6部。培養博士生20余人,碩士生60余人。
牽頭組織成立了國家污泥處理處置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牽頭組織了2019-2022年全國有機固廢處理與資源化利用高峰論壇,并積極參與推動了中德雙邊政府“中德清潔水創新研究”合作計劃。
榮獲第十四屆光華工程科技獎、2017年上海市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第一完成人)、2020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第一完成人)、2020年度上海市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第二完成人)、2021 年度中國生態環境十大科技進展、第48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金獎、第72屆紐倫堡國際發明展金獎、第二屆中國發明創業獎成果獎一等獎、第十八屆中國專利優秀獎、第十屆中國技術市場協會金橋獎一等獎、2016年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獎、2018年度科學中國人年度人物杰出貢獻獎、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先進工作者”、雅典娜獎以及2014年度“中國水業人物”教學與科研貢獻獎等榮譽和獎項。


IBS2022
第十屆生物質能源與有機固廢資源化利用高峰論壇
“雙碳”目標 : 助力生物質能源轉型
2022.9.27-28
中國·杭州
IBS2022邀您共赴十年之約,行業盛會精彩來襲!掃描下方二維碼,加入行業交流群與1000+行業同仁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