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務院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國發〔2021〕4號】
2月22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壯大綠色環保產業,加快培育市場主體,鼓勵設立混合所有制公司,打造一批大型綠色產業集團;引導中小企業聚焦主業增強核心競爭力,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進一步放開石油、化工、電力、天然氣等領域節能環保競爭性業務,鼓勵公共機...
>
-
政策解讀|2021年生態環保工作都有啥重點任務?
2021年生態環保重點工作都有啥?要從一年一度的全國生態環保工作會議上看。1月21日,生態環境部在京召開2021年全國生態環保工作會議,總結2020年和“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謀劃“十四五”工作,安排部署2021年重點工作。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出席會議并講話,部長黃潤秋出席會議并作工作報告。這個...
>
-
開工大吉,牛氣沖天!IBS2021第九屆生物質能源與有機固廢資源化利用高峰論壇組委會祝您在新的一年好運連連,期待與您共赴新程~
開工大吉,牛氣沖天!IBS2021第九屆生物質能源與有機固廢資源化利用高峰論壇組委會祝您在新的一年好運連連,期待與您共赴新程~
>
-
2021年全球及中國碳市場發展現狀及發展前景預測 國內千億市場正待挖掘
二氧化碳排放量居高不下巴黎協議約定時間所剩無幾根據2020年12月國際非政府組織“全球碳計劃”發布的《地球系統科學數據》,2020年全球將向大氣中排放340億噸二氧化碳,與2019年相比減少24億噸。運輸業減排占其中最大份額,2020年公路運輸和航空業排放量預計比2019年分別減少約10%和40%。...
>
-
十四五期間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趨勢特征分析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期,也是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攻堅期、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窗口期,以及實現碳中和宏偉目標和美麗中國建設目標的奠基期。作為碳排放總量世界第一的大國,我國工業總體上尚未完全走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發展模式困境,生態環境保護仍長...
>
-
固廢領域熱詞盤點|談起“運營為王”、“城市管家”……你能想到哪些行業?
點擊關注了解更多精彩內容!!2020年注定不尋常,年初疫情肆虐,很多行業按下“暫停鍵”共同防疫,也有許多行業為了民生在日夜運轉,比如垃圾焚燒發電廠、環衛工人、醫療廢物處置中心……是的,在過去的一年中,固廢處理市場異常火爆,垃圾焚燒發電行業進入“運營為王”時代、環衛市場化進一步提升、跨界浪潮高漲……業...
>
-
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全面啟動 試點十年累計成交近100億
《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下稱《辦法》)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意味著全國碳排放市場全面啟動。以發電企業為主的企業碳排放指標將制定并下發,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使用大戶,將迎來新的碳排挑戰。生態環境部在2020年10月份的新聞發布會上曾透露,“十四五”將是我國碳市場發展具有里程碑意...
>
-
污水也成“第二水源” 再生水產業站上千億級風口
近日,國家發改委等十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拉開了我國城鎮污水資源化利用的序幕,污水回收再生,也為缺水地區破解供水緊張提出了新思路。在北京市第一家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水廠翠湖水廠,每天處理污水兩萬噸左右,經過處理后的污水將被處理成國家三類水的標準,被直接排放到當地的河流和濕地...
>
-
一張圖讀懂《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環境違法補貼資金核減政策》
點擊藍字獲取更多精彩信息2020年12月30日,財政部和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關于核減環境違法等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的通知》(財建〔2020〕591號),對存在環境排放不達標等行為的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核減國家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以上內容轉載自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
>
-
各國政策支持生物降解塑料發展 亞洲地區有望成最大消費市場
截至2020年底,全球共有87個國家和地區采取了不同措施限塑,其中15個明令禁塑。2014年、2015年的聯合國環境氣候大會都將塑料污染問題,尤其是海洋塑料污染問題列為重要議題。2018年,歐盟委員會發布《歐洲循環經濟中的塑料戰略》,規定到2030年歐盟市場上過半的塑料垃圾要被回收利用。截至2020...
>
-
25個生物質發電項目!國網發布2021年第二批補貼項目清單
1月31日,國家電網發布關于公布2021年第二批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項目清單的公告,公告稱此次納入2021年第二批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補貼項目清單共1765個,核準/備案容量9861.77MW,其中:集中式風電項目數量37個,核準/備案容量3062.7MW;集中式生物質發電項目數量為25個,核準/備案容...
>
-
環保行業:污水資源化政策推動水行業發展
污水資源化推動水處理行業提標發展。《指導意見》明確,到2025年,全國污水收集效能顯著提升,全國地級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5%以上,京津冀地區達到35%以上;污水資源化利用政策體系和市場機制基本建立。到2035年,形成系統、安全、環保、經濟的污水資源化利用格局。目前我國有超過半數的省市存在...
>